定位 English [切换]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、注册及供应;GMP 质量体系咨询;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

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改变医药行业格局

发布者: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:2008/10/31     点击: 602

    新医改方案的《征求意见稿》已经出台。在引起公众激辩的同时,业内人士也试图从中找到商机。分析人士表示,鉴于《征求意见稿》明确将对基本药物实行“定点生产”、“集中采购”和“强制使用”等措施,大型国有普药企业可能从中受益,行业或将大规模洗牌。 
    普药疫苗受益 
    基本药物在WHO是指“能满足人群优先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”,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:基于临床需要;精心选择有效数量;具有良好供应;价廉。按照《征求意见稿》的说法,我国将按照“防治必需、安全有效、价格合理、使用方便、中西药并重”的原则,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。 
    基本药物制度推行的核心在于使用。为了保障基本用药在临床中的使用,《征求意见稿》规定,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,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。一位医改专家称,在城市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将达到40%。 
    资料显示,截至2006年末,全国注册医疗机构(不含村卫生室)接近30万个,其中包括医院1.9万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2.3万个,农村乡镇卫生院4万个,诊所(卫生所、医务室、护理站)20.6万个。由此可见,一旦某个产品被纳入到基本药物目录当中去,其销售前景相当可观。 
    一位业内咨询人士表示,遵照国家目前的遴选原则,普药企业、尤其是中成药企业受益可能性较大。“基本药物一般都是普药。从历年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修改来看,中成药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约占2/3。”该人士认为,此次基本药物遴选中西药的比例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。 
    我国从1996年起就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,每两年修订一次。最近的一次修订是在2004年,确定基本药物2033种,其中西药773种,中成药1260种。 
    而据卫生部基本药物制度专家透露,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要的疫苗有可能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。可以预见的是,这类产品也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。 
    《征求意见稿》显示,我国对基本药物将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,直接配送,统一定价的方式。一位物价部门的官员表示,基本药物的价格将会下调,“至少会存在下调的可能性”。 
    该官员认为,由于实现定点生产、集中采购,产品的规模效应得到体现,定点生产企业的成本会相应分摊;加上强制使用,定点企业不需要更多的营销推广,其营销费用将会降低。因此调低价格是有可能的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会减少,国家一定会确保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。 
    业内人士指出,由于国家基本药物实行的是国家买单,在产品供应上又将实行“招标定点生产”等方式,那些规模大、品种多、实力强的国有大型企业可能更占先机。药品价格一向相对较高的外资企业有可能因为产品“价高”而无缘基本药物;民营企业如果缺乏规模优势,也很少胜出的可能。 
    行业或将洗牌 
    在整个《征求意见稿》中,业界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对基本药物制度供销体系的设计。“招标定点生产”、“集中采购”、“直接配送”等方式使得医药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。九州通集团副总经理牛正乾担心,《征求意见稿》所设计的供销模式将带来行政垄断,以至于权力寻租和行业效率低下。而在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张晓龙看来,对医药产业来说,直接的结果是行业格局的改变。 
    “有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生产供应体系的规定一旦执行,将直接改变中国医药行业的格局,大规模兼并重组和洗牌在所难免。”张晓龙说。 
    他认为,基本药物的“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”,“直接配送”等措施,意味着成为国家基本用药的产品既不需要促销也不需要推广,批发企业只要完成国家下达的采购任务即可。而原先为基础医疗机构配送药品的商业公司,一旦不能够被政府指定为合法配送商,将失去在中国医药市场的游戏资格;那些所谓的“药品居间人”大部分将退出医药行业,只有少部分具备专业素质的医药人,可能将以佣金制的形式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生产商寻求合作。 
    “定点生产对制药企业影响可能还不大。基本药物毕竟有限,而每家企业可以生产的产品并不限于基本药物,企业还可以争取基本药物目录以外、医保报销范围以内的产品。但是对流通环节来说,影响实在是很大。”上述咨询人士表示。 
    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,尽管有关人士表示,对于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,国家在定点时不会定终身,会在一两年后进行资格调整。但是“对于流通企业来说,一旦头两年没有配送资格,怎么能保证它两年后还能有资格参加这种定点招标呢?” 
    牛正乾认为,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,企业必须采取“竞资格”、“争份额”的方式以求生存和发展。 
    在张晓龙看来,未来中国的制药企业要想生存,要么具备集约化大生产的规模与实力,要么具备自主创新、技术升级的能力;而药品经营企业要想生存,则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覆盖能力,或者具备专业的学术推广能力。“那些一无创新技术优势,二无质量提升优势,三无规模成本优势,四无专业推广优势的医药企业,将被挡在被扶持保护的行列之外,成为待整合的对象。”张晓龙说。

来源:中国医药报

【编辑:amanda】 国际药物制剂网       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phexcom.cn/hydt.aspx

在线
咨询

在线咨询服务时间:8:30-17:00

服务
热线

021-55807300
8:30-17:00

关注
微信

PHEXCOM公众号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