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位 English [切换]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、注册及供应;GMP 质量体系咨询;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

阿斯利康25亿美元落子京城,跨国药企的中国战略透露哪些信号?

发布者: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:2025/3/27     点击: 127

来源:药渡




全球第六大研发中心落子北京

阿斯利康的“中国棋局”再升级


近日,阿斯利康宣布未来五年计划投资25亿美元,在北京建立全球第六大战略研发中心,这是其继上海之后在中国的第二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。新中心选址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(BioPark),依托北京在生物学、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的优势,聚焦药物早期研究与临床开发。这一布局标志着阿斯利康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投入从“市场导向”转向“研发驱动”,试图将中国纳入其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环节。



从三大合作+疫苗基地:

本土化创新“组合拳”


此次投资不仅是研发能力的扩容,更是一套完整的本土化创新“组合拳”:


  1. 技术合作:和铂医药开发多特异性抗体疗法、与元思生肽探索大环肽类药物,瞄准前沿治疗领域;


  2. 临床转化:携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,加速转化医学与临床开发;


  3. 疫苗布局:康泰生物成立合资企业,建立中国首个疫苗生产基地,填补其在华疫苗生产空白。


通过“研发+生产+合作”的三维布局,阿斯利康既强化了技术壁垒,又降低了供应链风险,同时借助本土企业的渠道和政策优势,快速响应中国市场需求。



战略意义:

为何选择北京?


  1. 抢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:北京聚集了全国顶尖的科研机构、临床资源和政策支持(如国家药监局),其生命科学创新生态已跻身全球前列;


  2. AI与生物技术融合:新研发中心将重点整合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,提升药物研发效率,这与北京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高度契合;


  3. 政策红利加持:北京市政府提供的战略合作框架,可能涉及税收优惠、审批加速等支持,为企业长期发展铺路。




对中国市场的影响:

双向赋能的“鲇鱼效应


  1. 技术溢出:跨国药企的先进研发体系和管理经验,或将推动本土生物科技企业技术升级;


  2. 行业标准提升:阿斯利康在临床试验、生产质控等方面的严格标准,可能倒逼行业整体规范化;


  3. 人才集聚:新增1700个就业岗位,吸引全球高端人才,助力北京打造“国际医药创新中心”;


  4. 疫苗供应自主化:合资疫苗基地的落地,有望缓解中国在呼吸道传染病等领域对进口疫苗的依赖。




启示:

跨国药企的中国战略进入3.0时代


从最初的“销售为王”(1.0时代),到“本土化生产”(2.0时代),再到如今的“研发与生态共建”(3.0时代),阿斯利康的布局折射出跨国药企对中国市场的全新认知——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,更是不可替代的创新策源地。

对于本土企业而言,这一趋势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。如何在合作中吸收技术、在竞争中打磨能力,将决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能否在全球价值链中更进一步。




结语


阿斯利康的25亿美元投资,既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,也是对中国市场投下的“信任票”。这场跨国药企与本土生态的深度绑定,或将重塑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格局,而最终的受益者,将是亟需创新疗法的全球患者。

【编辑:amanda】 国际药物制剂网       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phexcom.cn/hydt.aspx

在线
咨询

在线咨询服务时间:8:30-17:00

QQ在线咨询:

服务
热线

021-55807300
5*9小时服务热线

关注
微信

PHEXCOM公众号
顶部